鑄造專科品牌 造福湘中兒童
——記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科、新生兒科
在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團隊,他們隨時準備著投入到與死神搏斗的戰斗中去,日夜守護著整個醫院里最難管理和最脆弱的病人,年復一年地捍衛著他們生命的防線,無數次將危急重癥患兒從死亡線上拉回。他們承載著眾多家庭的希望與夢想。他們就是兒科、新生兒科的醫務人員們。
2007年成功搶救全市首例極低出生體重雙胞胎;2008年先后成功搶救全市首例孕27周超低出生體重兒及孕32周極低、超低出生體重三胞胎(其中體重最低者0.9kg); 2010年在全市首次運用高頻振蕩通氣聯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早產兒固爾蘇替代療成功搶救患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的新生兒;2012年先后成功救治婁底市首例膈疝患兒和先天性肛門閉鎖癥患兒,2013年成功救治全省第三例、婁底首例超早產超低體重患兒(患兒體重僅為830克)...... 兒科、新生兒科經過6年的奮斗與積淀,以無比的勇氣和信心、實力和智慧,一次次刷新著婁底醫學的記錄,一次次創造著生命的奇跡。
六載艱辛 鑄今朝榮耀
兒科、新生兒科從建設之初的30張病床、5名醫醫生、7名護士和幾臺簡陋的設備,發展成為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科室,發展成為頗具社會影響力的重點建設專科。六載眾志成城,六載艱難跋涉,鑄就了今朝的破繭成蝶,也見證了兒科、新生兒科醫務人員的艱辛與榮耀。
高素質的專科人才隊伍,提供技術保障
兒科、新生兒科現擁有專業技術人員78名,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0名,普兒科護士20人(其中ICU專科護士10人),新生兒專科護士35人。現由兒科及新生兒科住院病房、門診、急診組成。兒科由普兒科病房及兒童ICU組成; 新生兒科由新生兒院前急救與轉運、新生兒重癥監護、新生兒無陪病房、新生兒隨訪門診四大部分組成。設立普兒科床位45張,ICU床位5張;新生兒床位60張,包括監護床位25張,早產兒床位15張,普通新生兒床20張,日收治病人在100人以上,擁有進口帶高頻有創呼吸機、無創CPAP、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儀、血氣分析儀、飛利浦心電監護儀、新生兒進口脈氧儀、儲霧罐等先進搶救及治療設備。
已開展小兒哮喘吸入治療、氣管插管術、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早產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固爾蘇)替代治療、新生兒換血術、新生兒靜脈營養及經腸道營養支持等新項目。應用高頻振蕩通氣、機械通氣及早產兒固爾蘇替代療法成功搶救患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的新生兒,多次刷新了湘中地區新生兒搶救領域的歷史。在重度HIE、感染性休克、DIC等搶救上居全市領先。通過及時對大多數治愈出院的危重兒進行早期干預,積極進行康復治療,遠期追蹤隨訪,大幅度減少了其后遺癥的發生。同時,該科還承擔了區、鄉、村三級新生兒窒息復蘇的培訓。
百川匯流 不斷進取
兒科、新生兒科的醫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敏捷的應變能力,能夠迅速采取相應急救措施來處理危重患者,實施生命支持。多年來,醫務人員們始終堅持在業務學習中以交流學知識,在臨床工作中以學習促成長。每天早晨交班前雷打不動的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每月底定時定點的進行業務學習和理論、操作考試。除了常常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與兄弟科室交流提高業務技能外,每年還外選派 名醫務人員赴湖南省兒童醫院、湘潭市中心醫院、湘雅醫院、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等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以掌握更多專業技術,不斷提高診療水平,服務于患者。經過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一支醫德好、醫術精、作風優的醫護隊伍。
我院兒科、新生兒科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湘中兒童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堅固的長城。
我院被評為中心城區“最潔美院落”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建設“美麗中國”的精神,提高城市的文明衛生水平,按照《婁底市“潔美院落”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之要求,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了專門的創建市“潔美院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創建市“潔美院落”活動實施方》實施方案,并召開動員大會,順利有序的完成了活動評選相關工作。
自7月29日起至2013年10月份,我市“潔美院落”創建評比督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先后對中心城區465個獨立院落進行集中督查和考核(其中婁星區轄區內338個、婁底經濟開發區轄區內103個、萬寶新區24個),考察結果將納入今年的創衛工作考核,并按照“最潔美院落”、“潔美院落”、“整改院落”三個檔次在新聞媒體上予以通報。
在此次市區評選“潔美院落”、“潔美家庭”系列活動中,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認真領會活動精神,積極落實上級安排,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消除衛生“死角”、“盲點”,實行24小時清掃保潔,并積極投資50萬元,對院落道路進行了硬化,并采取會議、簡報、宣傳欄、短信、標語橫幅等形式深入開展創衛宣傳、健康宣教與文明衛生引導等工作,大力宣傳、全民參與、力爭上游,從而成為這次活動中的潔美典型,被評為“最潔美院落”!
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胎盤早剝兒
“醫師,真的很謝謝你!我前面生了兩個女兒,若不是你們,我這個兒子肯定沒救了!”近日,在我院產科病房里,患者秦媛春握著產科副主任李瓊的手,熱淚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秦媛春,女,年齡28歲,系新化縣油溪鄉人,懷孕9個多月,突然下腹脹痛持續2個多小時,于2013年10月27日9點50分緊急入住婁星區婦幼保健院。入院時臉色蒼白,面容痛苦,腹痛劇烈不能彎腰,急診B超顯示羊水量極少,病情危急。詢問病史,因愛人一直在外地打工,無人照顧,所以沒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因前面生了兩個女孩,曾于2011年在醫院進行剖宮產術,情況相當危險。
見此狀,李瓊立即報告了總值班劉藝華,隨即醫院為秦媛春開放了綠色通道,立即由產科、兒科、產房、手術室聯合成立了搶救小組對其進行大會診,考慮到秦媛春是疤痕子宮,而且胎兒臀位(寶寶的屁屁先朝下了)又沒有了羊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盤1/3提前與子宮壁剝離,情況相當危機,需要立即急診剖宮產手術。這時候,是做還是不做?如果做出來是一死胎,后果不堪設想,如果不做,毛毛肯定沒救了!李瓊當機立斷,立即在聯合腰麻下進行再次新式剖宮產術,并積極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準備。經過一番周折,10月27日11點15分,利用臀牽引分娩出一體重1500g的男活嬰。醫護人員立即對嬰兒進行氣管插管和正壓人工呼吸等搶救,并轉兒科住院治療,至此,胎盤早剝兒成功而充滿驚險的得以搶救。
一位腫瘤患者的慶幸
何花(化名),45歲,家住婁星區茶園鎮,常年生活平靜知足。今年,我院為婁星區廣大婦女做免費體檢,她也跟著大家做了體檢,體檢的醫師告訴她患有“甲狀腺腫瘤”,需要進行手術。但是她本人并不相信,認為自己沒病,能吃能睡,也沒有什么不舒服,自己也未發現瘤子在哪。醫生耐心地告訴她,她患的是甲狀腺腫瘤,這種疾病一般起病隱匿,大部分沒有癥狀,需靠專業醫師才可識別;而且甲狀腺腫瘤有一定惡變的傾向,實質性腫塊超過1cm即需進行手術;政府和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為了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推出惠民政策,只要400元住院費,就可做手術進行治療(該項手術平時費用在5000元以上),這樣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
通過醫生的悉心引導,何花(化名)來到了我院,乳甲外科主任曾玉麟對她進行了甲狀腺腫瘤的確診,快速病理確認為甲狀腺乳頭狀癌II級,患者非常緊張和不解說:“我這個病不痛不癢,怎么會是癌?”醫生向她作出了解釋,并請湘雅醫院的教授為她診治,告訴她得了甲狀腺癌也不要緊張,只要及時手術,大部分患者可以長期存活,這也是我們臨床治愈的目的。而且甲狀腺癌術后不用化療、放療,術后生活質量能夠得到保證。這位患者還是心存疑慮,自己掏錢赴往省城多家醫院詢問,得出的結論與婁星區人民醫院一致,并且告知其手術很到位。至此,該患者才放下心來,同時也感到很慶幸——如果沒有我們婁星區人民醫院的醫生為她們體檢,并且優惠手術住院費,她的病可能就會延誤,或者到晚期才會被發現,那時悔之晚矣!于是,這位患者心里非常感恩,認為是政府和婁星區人民醫院的醫生救了她的命!
踐行群眾路線 省兒童醫院專家團來婁義診
10月19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派出兒科方面的知名專家團到我院進行“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免費義診,婁底市及周邊地區500多名群眾享受到了省兒童醫院和我院踐行群眾路線帶來的好處。
專家團由省兒童醫院院長姚旭、黨委書記李小松帶隊,包括消化內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及康復科等五名經驗豐富的副主任以上級別醫師。義診現場,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是曾經帶小孩到省兒童醫院求治過,聽說專家來到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義診,于是一大早就趕了過來。他們有的來自新化、冷水江偏遠山區,甚至湘鄉等地的家長都紛紛趕過來了。
一位患者家長說:“省里的專家來到婁底,可以免去我們來回奔波 ,這樣也方便了我們小孩子 。孩子這么小, 抱過去很麻煩 。這種義診形式挺好的 ,我們很支持這種活動,希望類似的活動多搞一些。”
在義診現場,頗為引人注目的是,省兒童醫院還在現場舉辦了一個小型兒童氣管異物展,這些五花八門的異物都是小孩子不小心吞下去的。據統計,省兒童醫院10年時間就為6870位小朋友取出過異物。“這是一個很漂亮的徽章,結果這個小朋友把它含到嘴里,到氣管里去了,人就不能呼吸。”院長姚旭親自為觀展的小朋友當起了講解員。
婁星區衛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我院院長易軍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民健康是實現全面小康的基本基礎,然而目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還不夠均衡,大城市大醫院集中了更多的好醫生,這些問題都要不斷的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質改革、加強基層醫院醫療衛生服務來解決,省兒童醫院來我院進行大型義診活動和對我院長達三年的對口支援,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實際問題。
此次大型義診活動大受歡迎。據悉,省兒童醫院決定今后三年內每個星期四到星期天派出知名專家到婁星區人民醫院坐診,為婁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做出努力。
湖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姚旭表示:“作為省級醫院,我們有責任支持和幫扶基層醫院,特別是結合群眾路線真正地為病人解除痛苦為家長為社會排憂解難。”
無言的豐碑:一個民生工程的簡樸慶典
——婁星區婦幼保健院、人民醫院門急診大樓建成使用揭牌儀式側記
歷盡艱辛、投資2300多萬元建成民生工程,本值得好好的慶祝一下。然而,10月13日,我院新的門急診綜合樓建成啟用揭牌儀式,沒有隆重的儀式,且用時不到3分鐘。
儀式在新門急診綜合樓門前一塊不到300平方米的空地上舉行,沒有拱門、鮮花、禮炮、紅地毯,沒有主席臺,沒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連供領導講話用的麥克風也不見蹤影。若不是“門急診大樓”上面掛有一塊紅綢,幾乎看不出我院今天正在進行這么喜氣洋洋的一件大事。只在沒有擺水果、沒有發煙的會議室舉辦了區委書記、區長與職工、患者代表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共商破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座談會。
上午9點,參加活動的婁底市發改委、市衛生局和婁星區四大家領導陸續來到現場,稍事休息。記者觀察到,參加慶典的領導和嘉賓不但沒有領到紀念品,而且連一瓶礦泉水都沒有拿。
9:08分,儀式正式開始了。領導和嘉賓在門急診大樓前站成一排。觀禮也只有數十個醫院職工代表。
在儀式上,領導沒做現場講話。當慶典主持人婁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力的“請婁星區委書記彭健初,婁星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大生為門急診大樓揭牌”話音一落后,彭健初書記、黃大生區長分別走到紅綢繩索的兩端,徐徐拉下紅綢,儀式就結束了。
此次新門急診綜合樓建成啟動儀式除了購買一塊紅綢外,便沒再花別的錢。醫院院長易軍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個項目來之不易。項目爭取歷時一年,建設也歷時一年。由于婁星區農業人口不足50%,婁星區婦幼保健院、人民醫院門急診大樓新建項目本不屬國家重點支持范圍,項目的爭取費盡了周折,萬分艱辛。在建設過程中,由于項目地地質結構復雜,無形中增加了建設成本,必須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簡樸見證輝煌!在參觀門急診大樓硬件建設后,婁星區委主要領導對婁星區婦幼保健院、人民醫院厲行節約辦大事的做法大加贊賞。在座談會上,醫院患者和職工代表與區委書記彭健初、區長黃大生等領導進行了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傾聽群眾呼聲,共商破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大計。黃大生區長當即表態,今后連續3年,區財政每年將投入100萬元支持該院發展,區委常委會將每年召開一次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和解決全區衛生工作的有關問題。
座談會上,76歲的劉嵐、漣鋼退休工人熊迪山等患者和家屬代表競相發言:這家醫院真正是惠民醫院、愛心醫院。原來醫院空間比較狹小,現在就醫環境大為改善,醫療技術水平步步提高,醫生責任心非常強。現在這里經常有省兒童醫院的專家坐診,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省級醫院的就醫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