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膨出是較少見的先天性腹壁發育畸形,需在出生后盡快進行治療,否則將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近日,婁星區人民醫院外科、新生兒科、麻醉科、產科等多學科密切合作,在一名男嬰出生后16小時成功實施手術,標志著醫院新生兒重癥搶救水平再上新臺階。
1月10日,懷孕38+4周的婁星市民衛女士(化名)在我院順產分娩一名男嬰,體重5斤4兩,全家人都十分開心。然而,寶寶出生時“臍膨出”,讓家人慌了神......
寶寶出生“臍膨出”一部分腸管突出腹部
據我院新生兒科主任童霄表示,寶寶出生有“臍膨出”,一部分腸通過臍部腹壁上一缺損而突出,突出的腸只覆蓋著一層由羊膜和腹膜組成的透明薄膜,之前也有遇到過類似的患兒,但像寶寶這樣嚴重的比較少見。
"為一個剛出生未滿一天的嬰兒做全身麻醉的難度可想而知,由于患兒年齡太小,對手術麻醉的耐受性差,麻醉風險大,術中及術后的并發癥和意外的發生率高,手術風險陡增。"我院麻醉科主任洪琛表示。手術過程中對麻醉要求變得更加苛刻,但如果不手術,患兒就更加危險!
經專家會診,決定為患兒進行手術治療。
但對于寶寶的救治,其父母有些擔憂,擔心以后留下后遺癥,期間甚至想過放棄。“臍膨出患兒雖不多見,但通過治療可以恢復正常。”對于寶寶的救治,醫院十分重視,立即要求外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產科等多學科聯合,全力以赴救治患兒,踐行醫者救死扶傷的使命,守護婦幼生命健康。
????手術中
1月11日下午,在麻醉醫師的配合下,醫院外科劉建東副主任帶領醫護團隊為寶寶進行手術。手術中,醫生將膨出的腹膜切除,將粘黏的闌尾及畸型的回腸切除,回納突出的腸管,再把腹部缺損部分縫合。歷時1個半小時,手術順利完成,最終化險為夷。
????術前術后圖
劉建東副主任稱,此病手術的難點在于分離新生兒臍動脈和腸管粘連風險大,需要扎實的基本功。而且,這類新生兒一般情況差,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差,體溫調節和呼吸系統發育等尚不完善,呼吸儲備差,易引起呼吸、循環衰竭。因而,對該類手術的麻醉和術中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例手術的成功完成體現了小兒外科在治療復雜、罕見病例上的實力,也體現了婁星區人民醫院多學科協作的團隊精神。
知識拓展
新生兒臍膨出是一種先天性腹壁發育畸形,腹腔內臟通過臍部缺損脫出于體外,多需急診行修補術。由于腹腔臟器膨出暴露體外致患兒體溫下降、水電解質失衡,以及術中內臟復位后腹內壓升高影響呼吸、循環功能,麻醉管理有一定的難度,除遵循新生兒一般解剖、生理特點外,還有其特殊性。部分患兒需出生后立即手術,否則由于局部皮膚破潰、壞死、感染,患兒很難繼續生存。新生兒臍膨出的發病率約為1/3000~1/5000 ,手術愈早進行愈好,因出生后短時間內胃腸道尚未感染,術后感染發生率低,手術成功率會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