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婁星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曾海軍到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骨科/康復理療中心看望貧困戶患者賀端祥,區衛健局黨組成員、醫院院長賀軍民和黨總支書記邱進軍率部分院班子成員陪同。
曾海軍醫院病房看望賀端祥,詢問術后情況,并對婁星區人民醫院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周全的服務給予高度贊賞,同時,鼓勵賀端祥要放松心情,安心養病,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脫貧致富過上更好的生活。賀端祥感動地說:“感謝黨的好政策,給我這么好的治療,讓我重獲新生,只要我站起來了,今年我就一定要脫貧。”
賀端祥今年57歲,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由于患有雙側股骨頭壞死,行走不便,只能常年臥病在床。2017年,被鑒定為肢體殘疾二級,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很可能導致癱瘓,多年的病痛折磨和高昂的醫療費用一度讓他喪失了生活的信心。3個月前雙側髖部疼痛加劇而且變得越來越“僵”,正常的坐立和行動都成了奢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置換關節成為他唯一的希望,但昂貴的醫療費用,令賀端祥望而卻步。曾海軍得知情況后,聯系了婁星區人民醫院,帶他到醫院骨科/康復理療中心就診,張勇根據臨床診斷、結合檢查結果,確定賀端祥患有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4期,并伴有高尿酸血癥、酒精依賴性肝病,要想解除痛苦,必須盡快手術。
在賀端祥因手術費用無法負擔,想放棄時,張勇告訴他,貧困戶就醫是“先診療后付費”的,而且大病醫保政策已經出臺,婁星區委、區政府針對貧困戶有很多優惠政策,醫院也有惠民舉措,完全不用擔心費用的問題。張勇又向他詳細解說了病況后,賀端祥同意手術。張勇即刻召開科室會議,對病歷進行了討論和分析,有人提出,進行雙側股骨頭的置換,要分兩次進行,這類手術我們已經是爐火純青了;有人提出分兩次會增加醫療費用,最經濟的方法是一次性完成,只是手術難度會很大……經過一番討論后,張勇一錘定音,決定一次性完成雙側置換,并邀請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吳松教授現場指導。隨后,大家對術中存在的風險和術后康復等情況進行充分評估,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方案,同時張勇對術后的護理提出具體要求。
3月20日,在吳松教授的指導下,以張勇為首的手術團隊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歷時3小時為賀端祥順利完成雙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后生命體征平穩,第三天引流管、監護儀等全部撤離。張勇表示,此次的手術是非常成功的,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與單側髖關節置換術相比,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術中風險高,術后并發癥多,圍手術期護理較為復雜;優點是避免了患者遭受二次手術的痛苦,減少手術費用,同時有利于患者術后肢體康復同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