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集

婁底日報:天使之歌、平凡的崗位 無私的奉獻
作者:admin 來源:未知 發布時間:2016-03-28 瀏覽: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婁底日報 2016年1月7日 第三版 專版

天使之歌

——為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護理團隊點贊

                
她們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南丁格爾”,柔弱的臂膀承載起生命的重托,如山的責任詮釋著柔美與力量。

她們傳承著“提燈女神”的智慧,不斷探索優質護理的新方法,充滿靈感的創新層出不窮,在實踐中干得好,更干得巧;用愛心和奉獻串起責任、智慧和熱情,演繹了一曲現實的千古絕唱的“天使之歌”。

她們,就是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們。

絕技過硬。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們,人人都是優質護理“專家”,個個都是打針的武林“高手”。住在老干病房的陶老,70多歲了,可他的手白嫩如嬰兒,多少“高手”在他的手上“英雄無用武之地”,是出了名的“手難打針”。可在護士長劉嬋面前卻易如反掌。你看她:握著老人之手,不慌不忙,上下看一下,輕輕拍兩下,摸準部位,對準血管,“一針見血”。陶老繃緊的臉即刻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從內心深處發出了滿意的贊嘆:”高!高!實在是高!“

價值生輝。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們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是出了名的。

來有迎聲,去有送聲,合作時有稱呼聲,失誤時有道歉聲,遇見病人時有詢問聲……規范、一流的護理服務贏得了病人的交口稱贊。從點滴做起,用心、細心、精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用汗水和真誠溫暖著每個病人的心。

一天,陶老的手在注射室打針,針液溢出了一點點,稍有點紅腫,連他本人都沒有看出來。檢查時卻被細心的護士長發現了。護士長一方面向病人連連道歉,另一方面及時安排護士熱敷。晚上接班時,陶老的手已完全消腫了,護士小龍還要進行一次“保險”熱敷。陶老一再表示不要再“麻煩”了。可小龍認真而溫柔地勸說:“病人的痛苦,就是我的最大不幸;病人的舒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小龍的一句真心話,卻勾起了老人一次極不愉快的回憶。那是1987年8月,陶老因病住進了北京某醫院,也是一位姑娘給他打針。一連扎了7次都沒有打著,左手打了4針,右手打了3針。這時,陶老實在感到難受,就婉言提出:“姑娘!能不能換個針頭再打?”

一語激起千重浪。姑娘睜著大眼,怒氣沖沖地說:“這是你身上的肉(指左手),那也是你身上的肉(指右手),換什么針頭?!”

陶老正要動怒,旁邊一位病友拉著他的衣襟悄悄地說:“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素有男人有淚不輕彈的陶老含著淚“寡言”了。

對比之下,陶老倍感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護理人員真誠的寶貴,大愛的偉大。

“比心”勝美。“將心比心,用我的愛心、誠心、細心,換取病人的寬心、舒心、安心、放心。”這是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們,“用心比心”啟迪病人心靈之美的又一成功范例。

一次輸液過程中,陶老的藥水打完了,很快,血就順著輸液管回流出來。急忙之中,陶老不知所措,竟忘了按鈴,舉著藥瓶,嚇得大聲呼叫護士。護士小劉見了,急急道歉,敏捷地換了藥水瓶。

當時,陶老一臉怒氣,“戰爭”一觸即發,但在小姑娘滿臉微笑面前,陶老只好把怒火咽下去了。冷靜下來,陶老想,護士們能“將心比心”,為什么我不能“比心”?如果早點按鈴,這場“小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老干部李某,進院時,通身都是病,冠心病、心臟病猶為突出,只等著辦理后事了。護士們見李老滿臉愁云,看在眼里,“計”上心頭,主動接近他、溫暖他,從點滴做起,用心服務,循循善誘,用真誠和智慧,解開了他的“心結”,讓生命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人逢喜事精神爽”。經過一個多月的細心治療,李老的病情好得很快。出院那天,他風趣地對前來送他的護士們說:“我昨天去閻王爺那里報到。閻王爺說:‘不行!你身體很好,還可以活20年‘。”

“白衣”勝雪,“天使”超仙。望著一批批喜笑顏開的“病友”出院,白衣天使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南丁格爾”的微笑時刻在腦海中閃現,“提燈女神”的精神在每個病人心底繼續延伸。是她們,用汗水、真誠、絕技和智慧撫慰著病人受傷的心靈,傳遞著人間至誠的大愛。

 

平凡的崗位 無私的奉獻

——記湖南省勞動模范、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張春花

張春花工作照
她是一名平凡的護理部主任,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真摯的眼神、嫻熟的護理技術,純潔善良的心,為患者排憂解難,送去炙熱的愛心;她是一名普通的護士,以對工作、對病人認真負責的行動,贏得了病人、家屬及各級領導的贊譽。在醫療行業護理人員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但這滴水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平凡而默默無聞,她有活力,有著升騰的熱情。在十幾年的護理生涯中,她始終擁有積極的信念和勤奮的態度,她是這片大海中涌動的浪花。她,就是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張春花。

張春花,女,現年34歲,中共黨員,主管護師,本科學歷,畢業于南華大學,2001年參加工作,從事護理工作15年,一直戰斗在臨床第一線。2007年,醫院設立兒科,她擔任兒科護士長,帶領一支60人的護理團隊,任勞任怨,忘我工作。通過7年的努力和團結協作,從1個科室發展成3個科室,護理團隊從7人發展到如今60人,每日住院人數從40多人到130多人,業務收入從每年185萬元增至現在近4000萬元,兒科成為醫院的重要科室。如今,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科已成為湘中大地一張名副其實的名片。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著,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熱心周到的優質服務,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團結協作的真誠態度,贏得了該院干部職工和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院長還親自為她在該院院報以“用堅強譜寫五味人生”為題寫了一篇文章,號召全院職工向她學習。她個人曾多次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優秀護士長、市區級優秀護士、醫德醫風標兵等。2009年被推選為婁底市第三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2010年被評為婁星區“巾幗建功標兵”,2010年、2012年均被評為湖南省衛生系統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2014年被評為婁底市“最美班組長”、婁底市“五一標兵”、婁底市“巾幗建功標兵”,2015年被評為省級勞動模范。她所在的科室也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優秀護理單元、星級護士站及市區級巾幗文明崗、群眾滿意窗口、五一先鋒崗等。               

最艱苦的崗位是她的選擇

她常說:“只要讓患者滿意,讓領導放心,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事護理工作15年來,她一直戰斗在臨床第一線,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救死扶傷、獻身病人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始終保持高尚的職業道德,刻苦鉆研業務,以一個白衣天使的情懷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她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普通的護士成長為醫院護理部主任。2006年6月,因工作出色,她被醫院派往湖南省兒童醫院NICU進修學習半年,2007年,醫院兒科順利開科,她被任命為兒科護士長。當時她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接受了這副重擔,擔任這樣一個高風險、高壓力科室的護士長,和年輕的主任一起開始了兒科艱苦的創業。護理工作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從最初兒科病房的瑣碎繁雜,到我市首家無陪新生兒病房的創建起家,再到如今分科后的兒一科、兒二科、新生兒科重癥監護病房,這期間飽含了多少辛酸和淚水。她帶領她的護理團隊一點一滴地進取,不怕苦、不怕累、也不嫌臟,生病了都扛著不請一天假,陀螺一般轉個不停地工作。作為護理部主任,她經常加班加點,早上班、晚下班早已成為尋常事,為了工作,經常放棄節假日休息,只要患兒需要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患兒身旁。2010年冬天的一個深夜,從漣源市轉來一名呼吸衰竭患兒,病情極其危重,需要緊急搶救。張春花得訊后,冒著刺骨的寒風趕到科室,一邊指揮護士吸氧、吸痰,進行心電監護,一邊在摸不到血管搏動的情況下憑經驗迅速建立靜脈通路,為有效救治提供保障,搶救到次日凌晨,患兒才轉危為安,她來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忙碌中。

這樣的事跡數不勝數,她多次參與并帶領她的團隊成功救治和護理多例重癥患兒、多胞胎、三胞胎及極低體重兒,盡管艱苦,卻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家屬、領導及同事們的廣泛好評。

張春花給新生兒護士培訓復蘇囊的使用
 
醫院護理的領頭雁,患兒是她最親的人

兒科的發展,關鍵在于醫療和護理,其中對護理的要求更高更嚴。張春花深知兒科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帶頭鉆研業務,對專業技術精益求精,成為醫院護理學科的帶頭人之一,為兒科業務順利開展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在護理技術上,她從每個患兒的頭皮靜脈開始,悉心傳授護士各類血管的穿刺技巧,在科室推行以老帶新、以優幫劣機制;在危重新生兒護理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在動脈血氣標本采集、動靜脈穿刺置管術、PICC置管術、新生兒換血術、早產兒鳥巢式護理、機械通氣及高頻振蕩通氣護理,固爾蘇的使用等一些較高難度的專科護理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協助申報的科研項目《固爾蘇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在新生兒科中的推廣應用》,得到了省、市、區衛生主管部門的認可,獲得了醫院新技術科研成果獎。在護理理論上,從兒科基礎護理理論開始培訓,使每個護士能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在她的帶領下,兒科護理整體水平顯著提高,為患兒救治贏得了時間,也贏得了家屬信任。 

兒科是一個特殊科室,素有“啞科”之稱,護理對象大多不會表達,特別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護理對象,都是只會啼哭的新生兒,哭聲多,搶救多,護理任務重,技術要求高,責任風險大,許多護士望而卻步。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張春花沒有退縮,帶領護士們迎難而上,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2014年6月,新生兒科接診了新化縣孕25周體重僅800克的袖珍嬰兒,他是湖南省首例孕25周體重僅800克男嬰。寶寶在住院過程中,經歷了幾乎所有的并發癥,病情一波三折,數次在生命體征關、感染關、喂養關、黃疸關中與死神擦肩而過,導引著寶寶救生筏的是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傾力投入的一顆顆仁愛之心。面對著只有一線生機的患兒,一切護理工作如履薄冰。張春花擔任特護組組長,制定了一套極其精細的護理方案,每次治療、護理、喂養,護士們都是在慎而又慎的細致中進行,不敢有絲毫懈怠,她們不離不棄,細心治療,精心照料,幫助寶寶度過了難關,在歷經130多個日日夜夜精心治療護理后,寶寶體重增至3.5千克,終于痊愈出院。 

她善待每一個患病的孩子,率先在全市實施安全、無陪護、全封閉式的新生兒特護,主動參與患兒的各項護理和治療,為患兒喂奶、換尿片、洗澡等,在她心里,患兒的生命權益高于一切。工作的繁忙,卻讓她無暇顧及9歲的兒子,她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使得她大部分的時間奉獻給了患兒,正如她丈夫開玩笑似的埋怨“患兒才是她最親的人”。

創建學習型護理團隊,創新護理管理

為了促進學習型團隊的建設,她把護士的學習納入護理管理相關制度之中,建立了完善的學習制度、考核制度、培訓制度。堅持每月科內的業務學習和護理查房,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只有形成學習型的團隊,以工作促進學習,用學習提升工作,才能提高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更好地為患兒服務,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2010年7月為貫徹落實全國護理工作會議精神,醫院積極響應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夯實基礎護理,選定新生兒科為首個示范病房。圍繞這一活動,她作為時任護士長,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兒科區域倡導幼兒園式的護理服務和“七聲服務”,更新服務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務。尤其是在全院范圍內率先實行護士APN派班模式,實行護士分層級使用,并制定護士績效考核方案,獎優罰劣,按工作量和質量取酬,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在實施過程中,張春花以身作則,參與各項基礎護理,并進行良好的溝通,通過一系列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開展,科室的護理質量提高了,滿意度提升了,護患糾紛減少了。

張春花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精湛的護理技術、細致入微的服務、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付出;她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影響并激勵著其他護理人員積極進取;她用青春和汗水換來他人的幸福和安康;她用實際行動實踐著一位白衣天使的人生觀、價值觀;她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身先士卒、勇于擔當,迎難而進、開拓創新,在她身上折射出了愛崗敬業、勤奮踏實、無私奉獻、勇攀高峰的優良品質。然而,事業的成功也使她犧牲了很多,一面是要照顧家庭、孩子和老人,一面是繁重的工作任務。在兩者面前,她還是選擇了后者,她說:“成功的背后都有放棄,我不遺憾,不后悔,仍感欣慰。”她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很普通、很平凡、很具體,十幾年如一日,天天如此,是全院護士的好榜樣……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需要更多努力。她將一如既往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最優質、最安全、最貼心、最滿意的服務。繼續創新管理理念,改革護理模式,爭取創建一支更加優秀的護理團隊,為護理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返回頂部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信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博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新院區地址:湖南省婁底市小科街與麗春路交叉口處(市公安局住宅小區北面)
老院區地址:湖南省婁底市樂坪大道西265號
老院區乘車路線:公交15、18、20路區婦幼保健院站下車即到
網 址:http://m.pyxrtwj.com
急救中心:0738-8260120
醫院電話:0738-8289809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投訴監督電話:0738-8210268

婁星區人民醫院(訂閱號)

婁星區人民醫院(服務號)

醫院地址:湖南省婁底市樂坪大道西265號
新院地址:湖南省婁底市小科街與麗春路交叉口處
欧美在线a永久免费观看,卡通动漫综合一区亚洲,欧美午夜福利一区,美女天堂午夜视频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片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亚洲国产2021乱码 | 亚洲精选在线视频 |